新聞·動態
您當前位置:首頁新聞·動態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北京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2021學術年會順利舉行

5月29日,由北京中醫藥學會主辦、北京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承辦、北京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協辦的“北京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2021學術年會”在京召開。

北京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林謙任本次大會主席。北京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楊娜,天津心臟病學研究所所長、心臟科主任李廣平,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高彥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劉紅旭,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臟內科主任兼心臟科副主任李憲倫,北京醫院心內科高血壓研究室主任劉蔚等領導、嘉賓出席大會,共同分享應用中醫絡病理論防治慢性疾病的創新成果。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圖為北京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2021學術年會主席臺。

絡病理論“遍地開花” 彰顯中醫藥特色

在開幕式環節,大會主席林謙教授代表專委會發表致辭。她指出,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健康服務資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連花清瘟也為全球抗疫做出了重要貢獻。絡病理論作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典范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榮獲2019年醫藥衛生領域唯一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圖為北京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林謙致辭。

北京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楊娜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近幾年,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黃金時期,黨中央把發展中醫藥提升到國家戰略,謀劃和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提高了中醫藥的認識高度、加深了實踐深度,拓寬了影響廣度。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圖為北京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楊娜致辭。

“近年來,中醫藥原創優勢不斷凸顯,絡病專業委員會在理論創新、方法學探索、標準研究、產業發展、科研平臺和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跨越式發展。由吳以嶺院士帶領的專家團隊創立的‘理論+臨床+新藥+實驗+循證’一體化的中醫學術創新與轉化新模式,為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做出了示范?!睏钅缺硎?,“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對中醫藥的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希望通過絡病學會帶動更多專業人才進行交流,為推動絡病學科向前發展、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span>

展示學術創新成果共謀新時代中醫藥新發展

在學術報告環節,大會主席林謙教授和來自北京醫院心內科高血壓研究室主任劉蔚教授分別擔任學術環節嘉賓主持。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高彥彬首先以《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為題進行了主題分享。他圍繞“系統構建絡病理論體系、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微血管病用藥規律、突破微血管病國際難題”等內容進行了詳細報告。此外,高彥彬還特別介紹了“連花清瘟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價值”等相關研究成果。

高彥彬教授介紹,“連花清瘟對病毒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具有‘系統干預’作用,能有效抑制多種病毒,并作為唯一具有循證醫學研究證據的抗流感中成藥列入2020年版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span>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圖為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高彥彬作《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報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劉紅旭就《無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中的冠狀動脈微循環功能障礙——微血管性心絞痛(MVA)》進行了專題報告。劉紅旭圍繞“冠脈微循環功能障礙的認識和發生機制、微血管性心絞痛的診斷、微血管性心絞痛的治療”等內容進行了具體的闡釋。其中,關于微血管性心絞痛的治療,劉紅旭強調,通心絡解除血管痙攣,對血管痙攣性疾病有獨特作用;并向參會者展示了通心絡膠囊治療急性心梗無再流臨床循證研究的過程。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圖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劉紅旭作《無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中的冠狀動脈微循環功能障礙——微血管性心絞痛(MVA)》報告。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圖為北京醫院心內科高血壓研究室主任劉蔚主持學術報告環節。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臟內科主任兼心臟科副主任李憲倫對2018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進行了詳細解讀。李憲倫教授重點介紹了心衰的治療發展:“近些年來心衰的治療有了很大的進步,既有利尿劑、ARNI、β受體阻滯劑等基本藥物,也有中藥芪藶強心膠囊等藥物。其中芪藶強心膠囊被首次列入西醫臨床診療指南。此外,芪藶強心還具有多環節、多途徑、多方位的治療優勢?!崩顟梻愓f。

李憲倫強調,發表在JACC上的芪藶強心是唯一經國際注冊循證醫學研究證實療效確切治療慢性心衰的中成藥,也是《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和《中國擴張型心肌病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唯一推薦中成藥。 循證醫學研究證明,芪藶強心可以顯著降低慢性心衰患者血清NT-porBNP水平;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6min步行距離;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數。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圖為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臟內科主任兼心臟科副主任李憲倫解讀2018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

天津心臟病學研究所所長、心臟科主任李廣平圍繞《室性早搏的藥物治療》作了報告。李廣平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將室性早搏的概念、原理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講解。其中,李廣平重點講解了室性早搏的治療。他強調治療室性早搏首先要對癥觀察,并且列舉了常用的4類藥物的特點、作用機制等。李廣平還介紹了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室性早搏的優點和安全性。他通過解讀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室性早搏臨床試驗的相關數據、資料等,讓大家認識到參松養心膠囊對于癥狀性PVC患者安全有效,尤其適用于竇緩伴有室早的患者。對于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 李廣平教授特別提出,建議推薦β-阻滯劑+參松養心膠囊聯合治療。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絡病理論為中醫藥發展“蓄能”?

圖為天津心臟病學研究所所長、心臟科主任李廣平圍繞《室性早搏的藥物治療》作報告。

大會主席林謙對學術報告環節進行了總結,并對各位專家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林謙表示,此次大會秉承“傳承、開放、創新、融合”的精神,在開放、創新、融合的氛圍中傳承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充分展示了絡病理論研究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疾病治療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防治價值,助推相關學科領域的融合與交流,提升中醫絡病理論的學術地位和知名度,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來源——財經報